皿方罍器身交接儀式紐約舉行 月底抵湘身首合璧
發(fā)布時間:2014-06-13 11:51:50 點擊次數(shù):3972

圖為3D打印的皿方罍器蓋與真實的器身合體

圖為湖南電視臺代表與紐約佳士得方代表合影
(雅昌藝術(shù)網(wǎng)訊)北京時間6月12日晚10點,令人期盼和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,皿方罍器身交接儀式在美國紐約佳士得洛克菲勒中心舉行,湖南衛(wèi)視名嘴汪涵領(lǐng)銜主持直播。
當(dāng)晚10點10分交接儀式正式開始,整個流程分為開箱、查驗、簽約三個步驟。湖南省博物館青銅器專家傅聚良和美方佳士得文物專家麥克·拜斯對皿方罍共同進行了查驗。主持人汪涵用3D打印的皿方罍器蓋進行象征性地合體之后,在中美雙方見證人的見證下,美方代表佳士得亞洲藝術(shù)主席喬納森·斯通及中方代表譚國斌藝術(shù)中心負(fù)責(zé)人譚國斌先生共同完成簽約,晚上10點25分交接儀式完成。
湖南省博物館館長陳建明在現(xiàn)場談到自己的心情時感慨:“到現(xiàn)在我還感覺在夢里,此時我真正感受到祖國文化復(fù)興的力量。”這場海內(nèi)外同步直播的盛事,牽動著眾多一直關(guān)注此事進展的文物愛好者和收藏家的心。在故鄉(xiāng)的這一頭,皿方罍的家鄉(xiāng)——湖南省桃源縣漆家河的村民,無論是年紀(jì)尚淺的孩子還是耄耋之年的老人,都早已守候在電視前注視著直播動態(tài)。當(dāng)年挖掘到皿方罍的艾先生稱“看到寶貝回家,感覺很高興”,而那段獲得皿方罍之時,打開罍蓋冒出黑煙的傳聞,并非故事的起點和終結(jié),而是故事的回歸。

主持人汪涵與湖南省博物館館長陳建明

湖南省博物館館長陳建明與紐約佳士得代表
與此同時,湖南電視臺邀請前湖南省博物館館長熊傳薪先生、復(fù)旦大學(xué)歷史系教授葛劍雄做客直播間,共同見證那一頭紐約佳士得直播交接儀式的盛況。兩人分別從皿方罍的市場價值和歷史意義簡單表述了自己的看法。在熊傳薪先生看來,雖然實際上花多少錢洽購回皿方罍?zhǔn)羌孛艿氖虑?,但根?jù)之前2001年皿方罍拍出924萬美元的歷史記錄來看,在13年后的今天,如若拍賣定是天價,而“蓋身合并”拍賣更是可想而知。“1994年第一次見到皿方罍,第二次是2014年三月份在美國,我在湖南省博物館工作了50年,做夢都沒想到能促成這件事,心情真的是特別高興”。葛劍雄教授就其歷史意義直言皿方罍乃“無價之寶,任何價值都沒有辦法用金錢來衡量”。
湖南省博物館能夠成功洽購回皿方罍,很重要的一點需要感謝所有的華人收藏家,正是有了他們的號召才促成了這次壯舉。
在海峽的那一邊,臺灣中天電視臺也對著名收藏家曹興誠先生進行了簡短的采訪。在今年3月份,得知紐約佳士得拍賣皿方罍的消息后,曹先生特意寫信倡議全球華人收藏家不要參與競拍,希望湖南省博物館拍得,使其蓋身合一。“皿方罍?zhǔn)?000年前中國在藝術(shù)與工業(yè)上的偉大成就,但是非常遺憾因器蓋分離成為兩個殘件,“蓋身合壁”是所有文物愛好者的責(zé)任。2001年時我曾去參與過皿方罍拍賣的競標(biāo),當(dāng)時希望能競得后使其合一,但最終因價格太高拿不起而放棄。因此今年希望大家不要去搶標(biāo),讓湖南省博物館代表大家來買,本來希望盡一份心意,沒想到大家積極響應(yīng),這讓我非常高興。”
被問及此時心情何如,曹先生說道,“器蓋合一,對我來講是多年的心愿,希望能有機會去看一下,立體造型的東西需要看實物,而圖片和真身是有差距的。”
皿方罍的回歸對海外文物回流有著積極的探索意義,據(jù)悉,皿方罍將交由專業(yè)的保險公司托運回祖國,但是具體用哪種方式暫且保密。6月22日下午5時左右,皿方罍器身將正式入關(guān)回到祖國的懷抱;6月26日晚上7時左右將迎來器身與罍蓋合體儀式。雅昌網(wǎng)將會對皿方罍的回歸持續(xù)跟蹤報道,敬請關(guān)注。